、墻面的安裝距離不宜小于200mm。
13.當管道的公稱直徑等于或大于50mm時 ,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設置的防晃支架不應少于1個,且防晃支架的間距不宜大于15m。

14.豎直安裝的配水干管除中間用管卡固定外 ,還應在其始端和終端設防晃支架或采用管卡固定,其安裝位置距地面或樓面的距離宜為1.5~1.8m。
15.穿過墻體或樓板時應加設套管 ,套管長度不得小于墻體厚度
,穿過樓板的套管 其 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20mm ; 穿過衛(wèi)生間或廚房樓板的套管,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50mm, 且套管底部應與樓板底面相平
。
16.配水干管、配水管應做紅色或紅色環(huán)圈標志 。紅色環(huán)圈標志的寬度不應小于20mm ,間隔不宜大于4m , 在一個獨立的單元內(nèi)環(huán)圈不宜少于2 處
。
17.配水管兩側每根配水支管控制的標準流量灑水噴頭數(shù)量 ,輕危險級 、中危險級場所不應超過8只
。同時
,在吊頂上下設置噴頭的配水支管 ,上下側均不應超過8只
。嚴重危險級及倉庫危險級場所均不應超過6只
。
18.當梁、通風管道 、成排布置的管道
、橋架等障礙物的寬度大于1.2m時,其下方應增設噴頭
;
19.采用早期抑制快速響應噴頭和特殊應用噴頭的場所 ,當障礙物寬度大于0.6m時, 其下方應增設噴頭。
20.自動噴水滅水系統(tǒng)應有備用灑水噴頭 ,其數(shù)量不應少于總數(shù)的1%
,且每種型號均不得少于10只。
21.濕式系統(tǒng)不宜超過800只 ,干式系統(tǒng)不宜超過500只
。
22.每個報警閥組供水的更高
與更低
位置灑水噴頭,其高程差不宜大于50m 。
23.報警閥組安裝的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;距室內(nèi)地面高度宜為1.2m ; 兩側與墻的距離不應小于0.5m ; 正面與墻的距離不應小于1.2m ; 報警閥組凸出部位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0.5m 。
24.水力警鈴的工作壓力不應小于0.05 MPa, 應設在有人值班的地點附近或公共通道的外墻上;與報警閥連接的管道,其管徑應為20mm, 總長不宜大于20m; 且距水力警鈴3m遠處警鈴聲強不應小于70dB。
25.干式報警閥組安裝完成后,應向報警閥氣室注入高度為50~100mm 的清水。

26.充氣連接管接口應在報警閥氣室充注水位以上的部位,且充氣連接管的直徑不應小于15mm。
27.在水流指示器入口前設置控制閥時,應采用信號閥,與水流指示器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300mm。
28. 每個報警閥組控制的最不利點灑水噴頭處應設末端試水裝置 ,其他防火分區(qū)、樓層均應設直徑為25mm的試水閥。
29.末端試水裝置的出水,應采取孔口出流的方式排入排水管道 ,排水立管宜設伸頂通氣管,且管徑不應小于75mm 。
30.末端試水裝置和試水閥應有標識 ,其安裝距地面的高度宜為1.5m。
31 .消防水泵應在消防水泵房內(nèi)設置流量和壓力測試裝置,且每臺消防水泵出水管上應設置DN65的試水管,并采取排水措施。
32.濕式報警閥組水力警鈴應在5~90s內(nèi)發(fā)出報警鈴聲。
33.用聲級計測量水力警鈴聲音強度,距離水力警鈴3m處 ,警鈴聲壓級不應小于70dB。
34.干式報警閥組因為沒有延遲器,故水力警鈴應在15s內(nèi)發(fā)出報警鈴聲。
35.在干式系統(tǒng)測試過程中 ,在打開末端試水裝置后
,測量系統(tǒng)充水時間不宜大于1min。
36.測試完成后 ,需將配水管道內(nèi)的水排盡
,在報警閥氣室注入高度為50~100mm的清水,并恢復配水管內(nèi)氣壓
,使系統(tǒng)恢復至正常工作狀態(tài)
。
本文標簽: